江苏都市网 资讯中心生活频道汽车频道房产频道旅游频道
首页 > 资讯中心 > 财经资讯 正文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主体工程将于今年6月完工

2022-02-18 09:07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文/摄)把海底的淤泥砂石耙进9000m³的“大肚子”,再航行18公里抵达艏吹站,连接管道把泥浆“吹”到岸边,用于围堤、锚地建设,在大型挖泥船的一吸一吹中,一条30万吨级的深水航道,一座大型现代化专业石化码头即将落成。

  △长鲸7轮作业区

  2月16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中心“江苏港航服务沿海高质量发展”活动来到连云港港徐圩港区。在这里,江苏沿海开发的“牛鼻子”工程——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主体工程预计于今年6月份完工。届时,满载30万吨石化品的海轮即可乘潮抵达徐圩港区码头。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在开敞海岸淤泥质浅滩建设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工程是在一期10万吨级工程航道轴线基础上进行增深、拓宽、延长,建设30万吨级连云港区航道和30万吨级徐圩港区航道及配套围堤、锚地工程等,航道疏浚工程量约为2亿m³,疏浚段长约70.5公里,建设围堤9.6公里。该工程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其中外航道内段、外航道外段疏浚工程已于2020年2月完工,2020年11月25日通过交工验收。徐圩航道疏浚工程于2020年6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

  △长鲸7轮作业区

  2月16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在徐圩港区登上长鲸7轮时,这艘硕大的挖泥船正在满载淤泥返回港区的途中。船长刘俊介绍,长鲸7轮是亚洲首艘全电力驱动自航耙吸挖泥船,它的泥舱可容纳9000m³,利用耙吸的方式把航道底部的淤泥吸进“肚子”中,3.5小时就可以装满,再经过约50分钟的航行回到港区,通过排泥管将舱内的泥水“吹”到岸边,经过沉淀及软地基处理之后,进行集装箱堆场建设。船上共有30名船员施工作业,每半个月换一次班,不过,整个挖运吹施工基本为自动化作业,不需要船员进行过多操作。而在徐圩港区航道上,有8艘像他们这样的挖泥船在同时进行施工。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蔡辉介绍,工程按“尽可能利用、就近处理、综合效益最大”的原则,进行基建疏浚土处理。“疏浚航道的淤泥有吹填上陆和外抛两种方式,徐圩航道二期工程的疏浚工程量超过9000万m³,其中,约6500万m³都用来吹填徐圩新区的陆域以及港池、堆场,既不浪费淤泥,也不伤害海洋环境。”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示意图

  大型船舶在运输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而在原油化工品的运输中,30万吨的海轮已经成为远洋运输的主力船型。在徐圩港区的背后,就是江苏自2018年起重点打造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目前虹港石化一期、二期,斯尔邦MTO等5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盛虹炼化等17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对于30万吨级航道及泊位的需求迫在眉睫。蔡辉介绍,预计到今年6月份,徐圩港区二期主体工程就将完工,届时,30万吨级的原油海轮就可以乘潮抵达徐圩港区了。

  作为江苏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践行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的龙头工程,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助力连云港构建国家级主枢纽港、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全力推进连云港市“一带一路”强支点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服务保障临港产业发展,增强港口的总体服务能力,促进连云港沿海产业集聚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和苏北地区联通世界提供最便捷的海上大通道。

每日推荐